14
2022
-
09
全國政協委員李曉林:加大廢舊輪胎處理再利用的政策支持
所屬分類:
行業新聞
文章來源: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正式開幕,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林達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曉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交了《關于加大對廢舊輪胎處理再利用的政策支持的建議》的政協提案,提出廢舊輪胎處理企業更需要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建議從技術、政策、法規等方面對廢舊輪胎的再利用項目進行扶持和鼓勵。
李曉林委員表示,廢舊輪胎是一種危害大的“黑色污染”,大量廢輪胎堆積占用土地,污染環境,危害健康,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和隱患,廢輪胎的再利用處理問題已刻不容緩。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產生數量巨大的廢舊輪胎,僅2015年全國廢舊輪胎產生量就在3.3億條左右,約合1200萬噸,并且這個數字在以每年8%至10%的速度遞增。
李曉林委員指出,目前廢輪胎再利用處理的途徑主要有三種:一是廢輪胎翻新,這種方式對輪胎的完好性要求較高;二是廢輪胎制造再生橡膠和膠粉,再生橡膠可替代部分生膠應用于橡膠制品中,但在這個過程中,高溫高壓動態脫硫又產生了二次廢氣污染,且生產過程中存在燃燒、爆炸的危險,這些原因使得再生橡膠的生產逐漸衰退,有些國家已停止再生橡膠的生產;三是廢舊輪胎的“熱裂解”再利用,橡膠產品經過2-3次重復利用后就不能再用于生產橡膠制品,因此,“熱裂解”技術是目前廢輪胎循環利用的重要方法和方向。
據了解,“熱裂解”技術可將廢舊輪胎分解成45%的燃料油、35%的炭黑、10%的鋼絲和10%的可燃性氣體,實現廢舊輪胎中各類資源的充分回收,既不污染環境,經濟價值又很大,屬于循環經濟及節能減排領域。裂解技術是廢輪胎回收利用最有效的處理技術,代表了當今廢輪胎處理的發展方向。
李曉林表示,廢舊輪胎是可以再利用的資源,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屬于半公益事業,廢舊輪胎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水平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
目前,我國從事廢舊輪胎處理的企業有很多,但上規模、有技術的企業不多,廢舊輪胎加工利用的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差,企業包袱沉重。廢舊輪胎再利用企業生存困難主要存在三個原因:一是廢舊輪胎資源零星分散,其回收、加工、運輸費用高;二是歷史原因形成的企業人員、債務包袱重、企業經濟效益差,多數企業虧損嚴重,生產經營難以為繼,廢舊輪胎回收利用行業發展呈低水平徘徊;三是企業稅賦成倍增長,1994年實行稅制改革前,輪胎翻新企業只上交3-5%的產品稅,再生橡膠、硫化橡膠粉上交5%的產品稅;稅改后,廢舊輪胎加工企業享受不到回收企業免交增值稅的優惠政策。由于廢舊輪胎從民間收購,小規模納稅人沒有增值稅發票,不能抵扣進項稅,實際上造成了重復征稅,使加工企業稅賦增加了一倍,使本來微利的行業變成虧損,生存困難,更談不上發展。
李曉林委員說:“廢舊輪胎處理企業需要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從技術、政策、法規等方面對廢舊輪胎的再利用項目進行扶持和鼓勵。一些發達國家對廢舊輪胎的再利用處理的支持政策值得我們借鑒,比如直接對廢舊輪胎處理實行政府補貼;通過強制性政策與立法,推動市場的發展;鼓勵在輪胎生產中以一半再生碳黑代替原生碳黑等。”
基于分析研究,李曉林委員建議盡快制定稅費扶持性政策措施,對已經投資運營的廢舊輪胎處理企業進行排查,使政策盡早落地生效;從環保預算中拿出一定的補貼資金,對采用較工藝技術處理的企業實行政府補貼;借鑒國外現金經驗,鼓勵新輪胎和橡膠制品生產時,采用再生碳黑的優惠政策。
關鍵詞:
2025
04-01
2025
02-12
2025
01-25
2025
01-09
2025
01-07
2024
12-31